北京永泰润滑设备网

标题: 如何做好员工激励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来因    时间: 2012-2-17 19:02
标题: 如何做好员工激励
如何做好员工激励
【王军】
        1.建立相互信任
        激励要想起作用,最必要的底线是首先建立相互信任。特别是激励人须有受人尊重的品德基础。缺乏信任基础的激励,不但不会起到作用,相反完全是在浪费大家的时间和感情。很多时候,一句名言,或一个名人的语录,会给普通人当头棒喝,醍醐灌顶的效果,其最根本的原因,缘于我们对名人的敬佩和对其人生经历的信服。同样的意思,身边的人说出来,或者是你本身就看不起的人讲出来,至少在潜意识中立即会产生逆反情绪,目的相同,结果相去甚远,并非理解能力的问题,更重要的是信任基础。所以说信任是沟通前提,没有信任须先建立,有了信任,沟通才会有效,只有在有效的沟通下,激励行为才会有意义。而没有取得信任基础的激励,工作没开展已铁定失败。
        2.寻找利益共同点。
        任何事情,大家好才是真的好。激励最基本的出发点是通过激发大家的潜意识,达到真正实现自我的目的,在这种自我实现中使团队更有战斗力,从而开创共赢大局面。俗话说,无利不起早,利益的单向输出不是不可能,但肯定不会长久。如果你在激励过程中只描述对方好处,人家会想,凭什么你使这么大的劲,只对我有好处,那我不要不就行了。这样明显无法形成我们头一条所述的信任基础。而如果只能意识到自己的好处并想让大家无条件为你服务,也是不现实的想法。寻找出共同的利益结合点,即让受激励的人有切身的好处,又对大家有实际利益,激发了他的利益导向,容易形成责任感和认同感,也就容易达到效果。在利益共同点的寻找过程中,首先要相信本着善意的激励行为,必然有利益共同点,只是你没有找到而已,事实上的无共同利益点的沟通行为,不可能是激励行为,更有可能是哄骗行为。
        3.发自内心,缘于真情。
        激励过程,实际上是一个普通的正面肯定过程,也是一个频繁列举成功事例进行说明的过程。无论是举他人还是被激励人的事例,一定要自己先心悦诚服。自己都不相信的事情,还想让别人认可,只有鬼才信,换句话说就是见你的大头鬼去吧。举被激励人自己的事例,效果最好,这一点需要大家形成共识。但如何发现他自身的优点,时常成为一件困难的事情,实际上是管理干部思想在做怪。只要是正常人,都有被人认可的可爱之处和成功之处,只是我们平常眼光太高太远,无法发现这些事实。而要发现这些那怕是最小的成功,就需要我们有一颗善良和博爱的心,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习惯,博大宽阔的胸怀。相信那怕是再渺小的人物,也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并用实际行动切实去学习。也只有这样,才会让大家真正感受到自己在企业中的积极作用,意识到自己确实有可提升的空间,才会真正产生自信,从而达到激励的效果。
        4.给大家一个理想和愿景。
        现代工作者,已基本脱离吃喝发愁的家庭背景,大家更需要精神上的希望和寄托。然而当前景渺茫的时候,就会产生非常现实的压力和失落,激励也就没有了着力点。多数管理者,不愿意承认或难以相信和理解自己的职员最基本的社会特征,总是用一种往下看、甚至往下看还看不到的姿态去处理事情。这是恶劣的君王思想和落后的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延伸,所以要坚决反对并加以修正。必须承认,就算是最简单最纯粹的为挣钱而打工,也是一种值得尊重的基本理想,更不用讲现在的工人,已经从思想根本上有别于我们的见识范围。而我们的任务就是把大家这种现实的想法,变成一种更远大更开阔更值得自豪的愿景来统一大家的努力方向。从而形成大家易于受激励的工作氛围。
        5.了解被激励对象
        只有真正了解了他的优缺点,沟通时才会做到因描述事实准确而产生的相应的说服力。这就要求平时与大家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上都要打成一片(这个过程中也须注意因为没有足够掌握度量,造成工作时没有领导和被领导的错误概念),准确掌握大家的人生经历和性格成长特点。越是底层的工作者,心理上相对更脆弱,点滴的肯定和关心,也会产生深厚的温情和认同感。
        6.提出切合实际的期望。
        我们的职员因为生活背景、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不同,造成综合素质及接受能力因人而异。所以需要我们在激励过程中,结合对象的实际情况,提出被激励对象通过适当努力能达到的期望结果。过低的要求会失去激励效果,过高的要求也会增加痛苦值而变的遥不可及。所以顺序上要先易后难,商鞅变法是从移动一根木棒开始,最终的效果是秦灭六国。所以激励不要急于求成,从点滴容易着手的地方做起,切记好大喜功却无疾而终。
        7.用结果来验证激励作用,用激励效果再次激励
        激励效果是否达到,一定要看行动,没有行动结果的激励是不成功的激励,说明我们在工作方法上还肯定存在没有达到效果的因素。这就需要我们要深入实际去了解和掌握基本情况,只有深入了解,才能运用更确切的办法,并掌握更清晰的结果。我们的习惯是,什么事情说过就完,不用心去观察和实践,坐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。这在政治生活中叫官僚主义,在革命时期叫脱离群众,这些行为在名词上离我们好象有很大的时空距离,说出来让人感觉在复旧,可在现实工作中却活生生的天天发生,甚至麻木到没有感觉。如果把这种工作作风运用在激励行为中,激励行为只会是自己本身走了个过场,却望眼欲穿地等待可爱的结果,明显是画饼充饥。
        激励有了积极效果,必须及时给与正面和公众场合的肯定,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被激励者产生更强大的自信,相当于用实例在激励当事人和他身边的人,从而产生更直接的激励作用。
        8.长期激励,坚持不懈
        激励工作是基本的思想工作,而思想工作的重要性虽然大家道理上都明白,但在处理具体工作的时候,把思想工作放在第二位,严重的时候,只顾干活,思想工作置之不理。激励工作也存在这种现象,做一两次激励工作就准备收获,是不现实的想法。激励工作应该运用在每项工作中,一句话,一个眼神,一个微笑就是一个激励行为。只有通过长期的,坚持不懈的激励,才会起作用。
        9.精神激励第一,物质激励第二
        我们不是反对物质激励,物质激励必须实施,方法得当会起比较直接的作用。但频繁使用物质激励,不但会有穷尽之时,搞不好会让整个团队的目光只集中的物质获取上,而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团队利益上。精神激励从成本角度讲我们可以持续进行,关键是精神激励的方法更能解放职员思想,发挥出物质激励所不到达到的作用。故而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辅相成,精神第一,物质第二,才会起到最大作用。
        注意事项:
        1.激励要求激励者本身有广博的知识基础。
        2.激励与批评相结合。
        3.耐心与恒心。
        4.激励目的明确:激发对方潜能,而非个人宣传的平台,不可以把目的放在自己虚荣心的满足及发号施令的虚假成就感上。
        5.须用大家容易理解的普遍道理和生动语言,防止把道理建立的诡辩和生涩的高深理论之中
        6.不要把自己首先放在一种天生的正确背景下,而是从心理上承认以正确道理和客观事实为背景,大家都在接受教导和激励。
        7.在激励中避免形成拉帮结派的小集团气氛
        8.不可空谈,把激励过程当任务,而不是当作有效沟通工具。
        9.反对说一套,做一套。哄骗大家谋取自身的好处。■




欢迎光临 北京永泰润滑设备网 (http://www.ytrh.cn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