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北京永泰润滑设备网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查看: 19134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[相关文章] 《复命》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1-5-25 13:46:36 | 只看该作者 |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|正序浏览 |阅读模式
《复命》

赵琛 著 / 凤凰出版社

  

【一句话点评】

     所谓“复命”,简单地说,就是执行命令后的回复,包括对进度、状态、变化等进行及时回复。这是个人或组织能够成功的核心能力之一。一个人一旦养成了复命的习惯,领悟了“全力以赴地工作,便能消除工作辛劳”这一秘诀,他就掌握了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。



【复命的最佳典范】

     美西战争爆发时,美国总统必须立即与古巴的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。加西亚在古巴广阔的山脉里――没有人确切地知道他在哪里,也没有任何邮件或电报能够送到他手上,而美国总统麦金莱又必须尽快地得到他的合作。怎么办呢?有人对总统说:“如果有人能找到加西亚的话,那么这个人就是罗文。”于是总统把罗文找来,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。至于那个叫罗文的人,如何拿了信,用油纸袋包好、密封,放在胸口藏好;如何坐4天的船到达古巴,再经历3个星期,徒步穿过危险的岛国,终于把那封信送给加西亚――这些都不是我们这里关心的重点。

     这些细节都不是我想说的,我要强调的重点是:美国总统把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罗文,而罗文接过信之后并没有问:“他在什么地方?”年轻人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从书本上学习来的知识,而是要塑造一种精神:忠于上级的托付,迅速地采取行动,全力以赴地完成任务――“把信送给加西亚”。

     接到任务后,自动自发去执行,去完成任务,是卓越行动力的高度体现,同时也是一种崇高复命意识和使命感的集中反映。罗文是复命的最佳典范。现代组织,迫切需要罗文,需要具有复命精神的好员工!不言而喻,一个组织拥有具备强烈复命意识的成员,将是最大的幸运!组织的昌盛,追溯到源头,必有一个内核在散发力量,那就是植根于每个人心中的芯片――复命。在任何伟大的组织中,“复命”是最为关键的理念、行为习惯和价值观之一,同时也是组织及个人的第一行为准则。

     在联邦快递,复命意识和诚信、自信等早已融入每个员工的血脉中;在微软,复命意识贯穿在员工们行动的全部过程中;在惠普,没有复命意识的员工将被无情剔除……主动复命,凡事不必老板交代。没有人会告诉你需要做什么事、如何去做,这要靠你自己主动思考。在主动工作的背后,需要你付出的是比别人多得多的智慧、热情、责任感、想象力和创造力。当你清楚地了解公司的发展规划和你的工作职责后,你就能预知该做些什么,并且应立刻着手去做,不必等到老板交代。



【态度就是竞争力】

     虽然同为石头,一旦被雕成佛像,就成为众人膜拜的偶像。相反,如果你只是经过粗制滥造,不能承载任何高贵的价值,那你就只能安于做一块铺地板的石头了。实际上,人人生而平等,有谁天生就高贵呢?生活中,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谁又比谁差呢?可数年之后,生活注定会把我们分成坐车的、赶车的、造车的、修车的等不同群体。每个人都拥有选择的自由,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职业,如果不能选择你喜欢的职业,你还可以选择对待职业的态度。正确的选择能造就非凡的你,而错误的选择则可能毁掉你。

     社会需要那些受过良好职业训练、勤奋敬业的员工,而不是投机取巧、嘲弄抱怨的平庸劳动力。在职业生涯的第一阶段就选择好自己的职业态度,将使你成为职场中的一棵常青树。相反,工作中麻木不仁、投机取巧、马虎轻率,对领导分派的任务眼高手低、吹毛求疵等诸如此类的不良习惯,都会影响个人的职业前途。一个人的心态是否端正,往往决定了他执行任务能发挥出多大的专业水平、能创造多大的业绩,也决定了他在企业中的位置。态度是衡量一个员工能否高效复命的重要标准。

     事实上,不管你所工作的机构有多庞大,甚至也不管它有多么糟糕,每个人在这个机构中,都能有所作为。某些管理者可能对下属的工作设置障碍,或对下属的出色表现视而不见,或者不能对下属的工作成绩给予充分赏识和鼓励。但不管环境怎样,最终,卓越的工作表现,都需要积极的态度。一开始,你会觉得坚持这种态度很不容易,但最终你会发现,这种态度会成为你个人价值的一部分。而当你体验到他人的肯定给你的工作和生活所带来的帮助时,你就会一如既往地秉承这种态度做事。

     至于策略性生意,需要较大投资的生意,当然精打细算绝对不能免,缜密的规划更不能少,小心翼翼的态度更是必然。因为事关重大,因为牵涉公司的战略作为,更影响公司的长期成败。这个时候,“小算盘”的精打细算之外,更应该宏观思考,用想象力从大局着眼,而不是斤斤计较于短期盈亏,一面错失良机。作为专业经理人,小心翼翼、精打细算,绝对是永远正确的态度,但如果只有打“小算盘”的谨慎,就永远无法成为独当一面的高级经理人。反之,面对小生意、面对快速变动的机会,如果不能发挥“摆地摊”小贩的机动、应变、快速抢钱的态度,一味要求公司仔细规划、充分投资、慢慢回收,这也绝对不能成就一个杰出的专业经理人。



【全力以赴,执行到底】

     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讲过这样一个故事:一次,我们想要跟一位老农买一头牛,因此去拜访这位农民,并且问他这头牛的血统,不过他听不懂这是什么意思;我们接着问他这头牛的奶制品产量,他说他完全不知道;最后,我们问他知不知道这头牛每天能够产多少牛奶,这位农民还是摇头,过了好久才想出这么一句话来:“我不知道,不过它是头诚实的老奶牛,它有多少牛奶就会给你多少。”老农的语气很平淡,话也朴实,艾森豪威尔却被深深地打动了。奶牛的这种奉献精神非常单纯,那就是毫不保留,有多少奶就献出多少奶。

     听到这样的话,你会不会像被针刺了一下,愣一愣、想一想呢?因为有些人,他们因麻木怠惰而平庸,而另一些人则那样生气勃勃、热情快乐。毫不保留,有多少力出多少力,正是全力以赴的真实表现。这要求我们不能满足于一般的工作表现,要做就做到最好,这样,我们才能达到完美,才可能成为组织中不可或缺的人。法国著名小说家巴尔扎克,有时因为写一页小说会花上一星期的时间,而一些现代的写作者还在那里惊讶巴尔扎克的声誉是从哪里来的。

    许多人做了一些粗劣的工作,却借口时间不够,其实每个人只要合理安排时间,都有充足的时间,都可以做出最好的工作。如果养成了做事追求完美、执行到底的习惯,人的一辈子必会感到无穷的满足。一位先哲说过:“如果有事情必须去做,那就全身心投入去做吧!”而做事情无法执行到底的人,一般有以下相同的特点:不会培养自己的个性,意志无法坚定,无法达到自己追求的目标;一面贪图玩乐,一面又想修道,自以为可以左右逢源;结果不但享乐与修道两头落空,还会悔不当初。

    无论做何事,务必竭尽全力,因为它决定了一个人日后在事业上的成功。一个人一旦领悟了“全力以赴地工作,便能消除工作辛劳”这一秘诀,他就掌握了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。这不仅是工作的原则,也是人生的原则。



【别把问题留给上司】

     钢铁大王安德鲁?卡内基年轻的时候,曾经在铁路公司做电报员。有一天他正在值班的时候,突然收到了一封紧急电报。原来在附近的铁路上,有一列装满货物的火车脱离了轨道,要求上司通知所有要通过这条铁路的火车,改变路线或者暂停运行,以免发生撞车事故。因为是星期天,一连打了好几个电话,卡内基也找不到主管上司。眼看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,而正有一列火车驶向出事地点。此时,卡内基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,他冒充上司,给所有要经过这里的列车司机发出命令,让他们立即改变轨道。

     按照当时铁路公司的规定,电报员擅自冒用上司名义发报,唯一的处分就是立即开除。卡内基十分清楚这项规定,于是在发完命令以后,就写了一封辞职信,放到了上司的办公桌上。第二天,卡内基没有去上班,却接到上司的电话。来到上司的办公室后,这位向来以严厉著称的上司当着卡内基的面,将他的辞职信撕碎,微笑着对他说:“由于我要调到公司的其他部门工作,我们已经决定由你担任这里的负责人。不为其他任何原因,只是因为你在正确的时机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。

     在组织发展的过程中,总会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各种问题的困扰。它们的出现,就像太阳日升夜落般自然。所以企业管理者迫切需要那种能及时解决问题的人才。在领导的眼中,没有任何事情,能比一个员工处理和解决问题更能表现出他的责任感、主动性和独当一面的能力。当组织赋予你一项重任时,一定要做出超越组织期待的结果,千万不要满足于得过且过的表现,要做就做到尽善尽美,只有如此,才能确保自己能够高标准地完成组织交代的任务,不把问题留给组织和领导。

     在工作之余,不妨试着反省一下自己的工作:如果你能在规定期限的前一天完成任务;如果你能把每一件普通的小事处理得漂亮至极;如果你能把那些别人可以做到合格的事情做到优秀,把别人可以做到优秀的事情做到卓越;如果你能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,再替上司处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;如果你能把一件超乎想象的重任做得恰到好处。如果在以上内容中,你能做到不止一项“如果”,那么你就能够成为领导眼中为数不多的优秀复命者。



【理想的任务完成期:昨天】

     某公司的老板要赴海外出差,且要在一个国际性的商务会议上发表演说。他身边的几名要员,要把他出差所需要的各种资料准备妥当,包括演讲稿在内,为此忙得头昏眼花。在该老板出发的那天早晨,各部门主管也来送机。有人问其中一名部门主管:“你负责的文件打好了没有?”对方睁着惺忪的睡眼,道:“今早只有4个小时的睡眠,我熬不住睡去了。反正我负责的文件是以英文撰写的,老板看不懂英文,在飞机上不可能复读一遍。等他上飞机以后,我回公司把文件整理好,再用邮件发过去就可以了。”

     谁知转眼间,老板驾到。第一件事就问这位主管:“你负责准备的那份文件和数据呢?”这位主管按他的想法回答了老板。老板闻言,脸色大变:“怎么会这样?我已计划好利用在飞机上的时间,与同行的外籍顾问研究一下这份报告和数据,别白白浪费坐飞机的时间呢!”这位主管的脸色一片惨白。作为一名复命意识很强的员工,任何时候都不要自作聪明,认为设计工作或期望工作的完成期限,会按照你的计划而延后。成功的人士都会谨记工作期限,并明白在所有老板的心目中,最理想的任务完成日期是――昨天。

     这一看似荒谬的复命要求,是保持恒久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因素,也是唯一不会过时的东西。一个总能在“昨天”完成工作、进行复命的员工,永远都是成功的。其所具有的不可估量的价值,将会征服任何一个时代的所有老板。当今的商业环境正在以令人眩目的速率快速运转着。大至企业,小至员工,要想立于不败之地,都必须奉行“把工作完成在昨天”的复命理念。作为一名老板,百分之百是“心急”的人,按他们的速度算,罗马三日建成也算慢。所以,要老板白花时间等你的工作结果,比浪费金钱更叫他心痛,因为失去一分钟,在那一分钟内能想到的业务计划,可能价值连城。

     平心而论,没有哪个不讲效率的人会成为老板,也没有哪个老板能长期容忍办事拖沓的员工。你要想在职场中一路顺风,最实际的方法,就是满足老板的愿望,让手中的工作消化在“昨天”。如果每次老板的嘱咐都获得尽快处理,你必会成为最能让他开心的人。千万不要愚蠢得像上例中的那位主管,把昨天就能完成的工作拖到明天。

【本文完】
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联系我们|手机版|京ICP备08010706号 (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09号  

GMT+8, 2025-5-6 19:43 , Processed in 0.120279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3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